各学院团委: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共青团中央、团省委《关于开展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2021年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组织大学生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帮助大学生提升社会化技能,建立高校学子与家乡联系的制度化渠道,云南省试点10县市共筑沟通平台,结合我校实际,面向我校学生组织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与对象
户籍地或生源地为云南省(10个试点)的在校大学生(18周岁以上),学生就读学校不限于省内高校。
二、服务地点(户籍地或生源地)
今年,在云南省129个县(市、区)中遴选10个县(市、区)单位试点开展。分别为:大理州共青团剑川县委、楚雄州共青团永仁县委、昭通市共青团水富市委、曲靖市共青团会泽县委、玉溪市共青团江川区委、文山州共青团文山市委、保山市共青团昌宁县委、丽江市共青团古城区委员会、普洱市共青团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委、临沧市共青团临翔区委。
每个县(市、区)平均提供岗位50个,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重点开展县(市、区)辐射带动其他县(市、区),制度化、常态化组织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
三、实践内容
围绕庆祝建党百年主题,聚焦乡村振兴主战场,将《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作为社会实践的行动指南和生动教材,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通过返乡社会实践的形式,结合“我为青年做件事”,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充分感受家乡变化,铭记党的奋斗历程,增强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
1.政务实践。组织学生深入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线岗位,承担具体工作。尤其在党史学习教育、政策宣传解读、疫情防控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2.企业实践。通过大学生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组织学生参与家乡企业实际工作。鼓励涉农专业学生到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参加实践。
3.公益服务。组织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在农村、社区以及青年之家、四点半课堂等基层一线的公益岗位,开展扶贫济困、扶弱助残、课业辅导、服务群众等工作,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4.社区服务。动员学生主动向村、社区报到,在乡镇团委和村、社区团组织的统一领导和调度下,就近就便编入志愿者组织、青年突击队等,通过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其中,相关县(市、区)面向实施“社区青春行动”的每个社区安排不少于10名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5.兼职锻炼。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组织安排符合条件的学生担任乡镇团委及村、社区团组织等基层团组织的兼职干部,参与相关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6.文化宣传。组织学生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讲好家乡生动故事,开展多种形式特别是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文化宣传和网络直播等活动,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7.网络“云实践”。学生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网络平台的作用,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等领域入手开展社会调查,常态化开展“云组队”、“云调研”、“云实践”等活动,形成乡村调查报告等实践成果。各学院团组织结合当地实际,可同时实施若干项实践内容,也可从中选取一到两项逐步推进,突出价值感召力和实践质量,务求实效。
四、报名时间及参与方式(流程)
报名时间:
(一)暑假
1.4月至5月,关注试点县市岗位发布、填报阶段
5月20日至6月4日为重点开展县(市、区)岗位集中填报阶段。
2.6月,暑期活动选拔录用阶段
各地市级、县级团委协调用人单位完成岗位对接,制定岗前培训、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等配套工作方案,落实住宿饮食、安全保险等保障措施,为参加实践学生提供属地化服务。
3.7月至8月暑期返乡实践阶段
生源地学生利用暑期返乡进行实践。
(二)寒假
1.11月至12月,寒假活动招募选拔阶段
县级团委提前谋划,启动寒假期间“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的招募选拔工作,丰富实践载体,拓宽宣传渠道,争取年内完成寒假实践活动的岗位招募、选拔录用等工作。
2.次年1月至2月,寒假返乡实践阶段
相关学生利用寒假返乡进行实践。各级团组织注意做好过程管理,落实安全保障,及时跟踪活动开展情况,做好数据统计。
3.次年3月至4月,全年工作总结深化阶段
各学院团委做好典型选树、成果总结等工作,建立协作机制,扩大工作成果。按照时间安排,有序部署开展新一年度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参与方式(报名流程):
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菜单栏的“服务平台”—“返家乡”栏目入口登录“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对接系统”寻找发布的岗位信息。同时,可关注试点县市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报名。填写表格附件1进行报名,后续根据具体县市区要求进行。
五、相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宣传。各学院团委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并宣传到各班团支部,确保每一位同学清楚此项事情。各学院团委集中组织学生在6月4日前完成岗位自行填报。在宣传动员、人岗匹配、总结展示等环节上加强沟通、全力配合、密切协作,探索建立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
2.做好人身保障、确保安全。各学院团委要做好实践活动的培训指导、过程管理和安全教育。严格落实当地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做好应急预案,确保学生安全。
3.聚焦实践育人、加强协作。各学院团委要努力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基层农村天地广阔,同样可以成就事业的就业观念,在实践中加深对家乡、对基层和群众的朴素感情,提升社会化能力,在毕业后积极到基层施展才华、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建功立业。
4.及时总结汇报。各学院团委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了解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情况,对工作过程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加以总结,为寒暑假常态化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氛围、选树典型,不断提升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附件1:云南省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服务鉴定表(暑假/寒假)
共青团楚雄师范学院委员会
二〇二一年五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