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至15日,我校入选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2025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的“彝乡童趣 师范护航”志愿服务实践队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武定县正心社区,针对新兴领域群体子女、困境及留守儿童开展“三下乡”活动。实践队前期与正心社区精准对接,依托翠华镇中心幼儿园,采用“1+5+N”课堂模式开展实践,用爱护航儿童成长,彰显高校担当。
传红色故事,植德育根基
由7名大学生志愿者、1名西部计划志愿者、2名幼儿园后勤志愿者、1名学校团委指导教师和2名特邀心理老师组成的实践队走进乡村,为当地44名困境学生(25名小学生、19名幼儿园学生)带来了温暖与关怀,将勇敢、善良、团结、感恩等品质传递给孩子们。活动中,为传承红色基因,实践队精心组织红色电影观影活动和爱国教育小课堂。从红军长征过禄劝的故事娓娓道来,到“祖国在我心”小组创作交流,孩子们于其中了解革命历史,体悟幸福生活之不易,爱国爱乡之情在心底深深扎根。

科技创新赋能,智育发展领航
实践队开设科技小课堂,通过观看《国之重器》《厉害了我的国》视频,让孩子们感受中国科技魅力,通过“小吸管搭世界”“奇妙的空气动力”等实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孩子们在操作中发挥想象,感受科学的神奇与乐趣,明白科技能启迪智慧,点燃探索火焰,鼓励他们在科学海洋中前行。

普及安全知识,深耕体育素养
安全知识小课堂上,志愿者用《安全自护我知道》课件演示危险应对方法,《家庭用电安全常识》视频让安全知识通俗易懂。不仅如此,志愿者分组巧妙设计“地震来袭”“洪水汹涌”等情景模拟,把逃生规则技巧融入体育游戏,亲自示范动作要领。孩子们在游戏中反应敏捷,有序应对。小营员们收获颇丰,纷纷表示要把所学知识带回家。
开展才艺展演,厚植美育素养
文艺展演中,实践队的志愿者们充分展现出专业与用心。文艺展演中,志愿者为学生搭建舞台,关注每个孩子,用鼓励陪伴他们展示。婉转歌声、灵动舞蹈、精彩小品,在志愿者引导下完美呈现,提升了学生自信心,激发了对艺术的热爱。

巧手探美食,劳动绘童诗
实践队带领孩子探讨美食、体验劳动。通过课件介绍各地美食与烹饪方法,引导孩子思考喜爱的美食。“巧手捏美食”活动中,孩子们包饺子、蒸包子,提升动手能力。从手忙脚乱到游刃有余,孩子们用双手创造美食,体会劳动的温度。
我校志愿服务团队用10天时间,开展多领域活动,为当地儿童带来全方位滋养,助力他们健康成长。这不仅是一次志愿服务,更是我校作为地方院校服务当地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志愿者们用行动践行使命,将专业知识与青春热情融入基层服务。未来,我校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鼓励更多学子投身志愿,为乡村振兴、地方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彰显地方院校责任担当。
一审一校:浦娟
二审二校:宁娜
三审三校:赵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