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师范学院赴乡村开展教育陪伴社会实践服务团于2020年8月2日至8月12日,到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六河乡听曼村竜沟村小组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暑期去陪伴、关爱大山里的小学生,与他们一起成长。
为期十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伴随着小学生们回家的背影落下了帷幕。这些天里我们或许遭遇过烈日曝晒、大雨突袭,但我们没有焦躁、放弃,我们把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在与小学生们相处的几天中我们把大学课程里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充分应用到实践中,同时也了解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未接触过的事物,产生了许多不一样的感觉与体会。
这段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它却足以让我们的整个实践团队用较长的时间来细细感悟,从中获取宝贵的知识经验。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深入基层。来到了村里与暑期里的小学生们一起学习成长,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假。实践第一天,我们整个实践团队心里都难免忐忑。许是怕愿意参与我们活动的小学生人数过少,又或是怕我们不能胜任教师这一角色。但一切的担忧在我们来到实践地点时,就都消散了。(图为小学生们在操场上做游戏, 曾斯静摄)
教室外的小操场上有许多的小学生,他们有的背着小书包;有着手抱着几本课本正满怀希望地等待着我们。那时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同时也为他们热爱学习的精神感到敬佩。简单的自我介绍使我们大家拉近了些距离,看着小学生们稚嫩的脸庞我仿佛也回到了幼时和他们一般大的年纪。他们会在我们耳旁轻声低语,把不曾向父母开口的话告诉我们。我想,那大概是对我们实践团队的信任与认同。而这也证实了我们的成长,如今长大的我们也应该把关爱传递下去,在有限的时间里多陪伴孩子们成长。
接下来的几天中,我们的实践团队根据当下的情况制定了每一天的教学内容。不管是需要灵活计算的数学课,还是妙趣横生的语文课。小学生们都无时无刻的精神饱满。他们会积极听从我们下达的每一个指令,会在遇到不懂问题时及时的举手。看着他们专心致志的写作业时,我心里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无疑,这是对我们做教师的最大的尊重。我不自觉地想起在学校时还是学生的我们,此时此刻已是站上三尺讲台的教师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转折,也使我的内心产生了震撼。(图为支教团队给小学生们辅导作业 郑先巧摄)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学校里老师给我们上课时讲过的许多要求。例如:给学生们讲课时声音要洪亮有力;注意力要十分集中,能够及时分配到每个学生的身上等等。这也验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课堂是老师交给我们方法的地方,而一个人的成长不能仅凭书本上的知识,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了当地村民的重视,他们会主动送自己的孩子来和我们一起学习。其中有令我难以忘怀的一幕,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妹妹被旁边的哥哥手握着手,
一笔一画的教她写字。这是及其可贵的一种学习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就这样,和我们一起学习的小学生越来越多。这也成为了我们前进的一种动力,时刻激励着我们前行。为了不辜负小学生及家长们的期望。(图为哥哥教幼儿园的妹妹写字 郑先巧摄)我们对每一天学习任务制定得更为精细、简明,并对每一天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及时的总结和回馈。
活动期间我们忽逢过大雨,但每当到达教室,我们都无比惊叹。教室里总是坐满了小学生,纵使大雨淋湿了他们的衣裤、鞋袜,他们也绝无怨言。从他们的眼中,我仿佛看到了星星、看到了对学习的无比渴望。雨越下越大,教室里的读书声却也从未停过,仿佛在比谁的声音更响亮似的。那时,我感到无比的幸运,我很庆幸能够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来。也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为人师表原来是这样一种感受,看到学生们认真学习的样子原来是那么的幸福。
时间飞逝,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告一段落了。我们怀着不舍的心情与小学生们留影纪念,夕阳下他们回家的背影是那样充满生气、是那样的活泼可爱。我们也带着沉甸甸的收获踏上了回家的旅程。这次的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际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是我们在成为教师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因此更坚定了我要成为一名好教师的决心。作为一名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最好的形式。(图为实践团队与孩子们的留影合照)未来的我将不断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参与更多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为以后走入社会打下更好的基础。(通讯员:辜光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