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活动 >> 正文

保护生物多样性,七月个旧阴山行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1-09-09 [来源]: [浏览次数]:

中国青年网祥云8月24日电(通讯员 曹尘 邹婷) 7月26日,由楚雄师范学院植物土壤学指导教师姜倪皓和在校就读七位大学生组成的调研团队来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老阴山开展‘‘三下乡’’。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老阴山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也是当地最大的矿山,长期以来有着较大的物种丰富度,团队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露天煤矿区复垦地不同植被下草本植物群落生态关系研究。

在前期团队成员做足了充分的准备,提前与当地负责人取得联系,并保持实时沟通;跟随指导老师学习各类测量设备的使用后,2021年7月26日,团队前往前个旧市大阴山开展野外调研活动。在当地负责人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从住宿酒店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步行后到达大阴山脚下。为了使调查的植物种类更为丰富,成员们便沿陡峭山路向山顶前进。团队成员以海拔和植物种类为主要参考搜寻可用作大样方的场地并记录位置和路线,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路程到达山顶,共计搜寻14个可用样方,选择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9个20*20大样方,对样方内的植物各属性做记录和统计,利用探头检测设备插入土壤测量大样方四个角和中央区域的氮(N)磷(P)钾(K)三元素含量、酸碱度、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土壤导电率参数;确定坡向,并利用环境检测设备测算风速、海拔、气压、空气湿度、温度和太阳辐射参数;进入大样方内,在每个大样方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0*20的小样方,用形色、识花君等识花APP识别小样方中的每种植物,确定其学名,目测高度、遮盖半径,并准确测量胸径。由于个旧市7月下旬正值雨季,在这一天的时间里,团队完成了四个大样方的数据收集和信息采集后进行返回。返回后测算相对多度、相对高度、相对盖度等重要值和Shannon指数、Shannon -Weaver指数和Simpson指数,配合国际通用软件 TWINSPAN和 CANOCO来完成分析并对优势种生态宽位度和生态重叠度以及应用发展做结论分析。

2021年7月27日至28日,团队又继续完成对剩余五个样方的数据收集任务。随着样方数量的增多,物种丰富度也在逐渐增加,一把伞南星、半夏、重楼等药用植物也逐渐进入团队成员的视野,对于一些具有药理作用的植物,成员们便借助百度百科等搜索引擎查找它们的相关药理作用,了解它们的有效成分、功效主治、入药部位等基础药理知识,而成员们还了解到一把伞南星、半夏都是天南星科植物,都是以块茎入药,味辛,性温,都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而对于一些在识别软件上无法识别或识别混杂的植物,团队成员便向指导老师请教,询问此种植物的学名、科属等关于该植物的相关知识,例如在对山上柏树品种进行确定时,由于识别APP无法确定到该柏树品种,团队成员询问老师后确定该柏树为线柏,隶属于柏科、扁柏属。经过三天的调查,团队所有成员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类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并结合学科知识,将专业知识巩固和提高,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才是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的意义,才使得大家不虚此行。将所有样方的数据收集完毕后,团队全体成员在大阴山脚下完成合影后一起离开大阴山。最后总结出个旧市大阴山植物、土壤和环境的现状,希望为当地矿山资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指导建议和优化方案。

图为团队成员在测量太阳辐射参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曹尘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测量样方中氮磷钾三元素含量、酸碱度、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和土壤导电率参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周吉瑞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用手机拍照并用形色、识花君等APP鉴别样方内植物,并对样方内的植物种类、数目进行记录,并目测木本植物高度、遮盖半径,准确测量胸径。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吉瑞 摄

图为团队全体成员在个旧市老阴山的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曹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