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和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加大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共同开展2021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推普工作,在社会课堂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7月15日至25日,楚雄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天行健”圆梦计划——易辰工作室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大坪镇瓦渣村委会、天保镇哪米乡城子上村,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老窝镇崇仁村,开展以“推普脱贫,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8月5日至15日,借助数学学科信息技术融合教育教学学习、研究与创新实践平台(易辰书院工作室官方公众号,抖音号等)和语言扶贫普通话APP推广活动,追求“学思用结合,知信行统一”的理念,努力解决教学的“痛点”,同时推广普通话,优化乡村教育资源,帮辅乡村师生用好资源,促进交流无障碍,开展普通话推广线上知识讲座,助力革命老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话普及率的提高,加大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实践团深入当地居民和小学,以村委会宣传点为中心,以“朗诵红色经典”、“传唱红色歌曲”、“讲述红色故事”“普及义务教育”和“义务基础支教”等活动,以“听、说、读、写”的形式教老少村民了解普通话、掌握正确发音技巧,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让他们说好、学好、用好普通话,同时,学习党史,感悟红色文化魅力,树立爱国报国志向,同时掌握基本的普通话交流技能与日常生活数学知识。
实践团成员兵分两队,分别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老窝镇设立“推普大本营”,两队队员线上联系,各自在两地积极开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了解当地村民普通话使用情况,宣传和推广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实践队在瓦渣村委会下自然村和老窝镇崇仁村进行实地走访。队员们针对当地村民语言使用情况,设计了普通话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方言使用、普通话水平及家庭基本情况等方面。
走访中,队员们深入村民家中进行采访交谈,了解了当地普通话普及的真实情况。村民们对推广普通话都十分支持,认为普通话是发展教育、振兴乡村的必要条件,要不遗余力地坚持推广。村民们认为,在积极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注重保护传统语言文化。

7月15日至25日,实践队开展了以下活动:
朗读经典,携手推普
“朗诵红色经典”活动中,麻栗坡分队实践队员们通过介绍麻栗坡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经典篇目背景,麻栗坡县各乡镇的很多老一辈的村民都曾经历过老山战役,通过回顾就在身边的歌颂老山战役的经典,提起老少村民兴趣,并在其中穿插对普通话与党史的介绍。怒江分队也采取近代战役回顾的方式开展推普活动,两地联系,回顾怒江与麻栗坡红色文化,将普通话教学与经典朗诵相结合,帮助村民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歌声嘹亮,民心向党
“传唱红色歌曲”活动中,由于麻栗坡地区很多村民都多多少少会一些有关麻栗坡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红色经典歌曲,所以实践队员举办了“红歌对歌会”,以比赛形式,传唱红色歌曲,让村民互相教唱,并辅助村民,让村民自己讲述歌曲背景,分析歌词传达的思想情感,拉近村民与实践队员之间的距离,活跃氛围。怒江分队则采取实践队员教唱红歌的方式,先多次播放红色歌曲,让村民们熟悉歌曲旋律与歌词,随后分句段“手把手”教唱。村民们基本学会这首歌后,实践队员为他们讲述了歌曲背景,分析了歌词传达的思想情感。
追寻足迹,不忘初心
“讲述红色故事”活动中,组织红色座谈故事会,由两地的村民们分别讲述麻栗坡和怒江本地战役红色故事,并交流听故事的心得体会,随后,实践队员将两边的故事交换,由实践队员将收集的故事讲给两边的村民,麻栗坡了解怒江故事,怒江体会麻栗坡红色,帮助他们体会军民对党的热爱、对国家的深情。
乡村振兴,教育为先
“普及义务教育”活动中,实践队员分享教育改变命运实例,分享张桂梅教育模范等实例,帮助村名改善“读书无用论”的顽固思想,树立“穷啥不能穷教育”的观点,劝说村民支持孩子的教育,鼓励受教育年龄的孩子积极接受教育,好好学习。
学无早晚,活到老学到老
“义务基础支教”活动中,由于上一辈,上上一辈因为种种原因,错失在学校学习的高贵机会,还存在不认字、不会写,买东西不会算账的情况,实践队员通过面对面授课,帮助村民学习普通话常用交流语言文字,要求村民们会写自己的名字,以及掌握一些简单的基础的数学知识,例如100以内加减法、九九乘法表,除法运算等,让村民会签名,能算账。
8月5日——8月15日,针对中小学生:在平台上开展线上数学学科知识公益直播答疑和微课系列录播视频辅导活动;针对青壮年劳动力:开展线上普通话职业用语专题培训;邀请高考682分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院2018级学姐以及团队成员开展初高中学习经验直播分享交流活动;除了普通话知识,科普了航空航天知识,带领村民感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峥嵘岁月。实践团成员与村民共同传承红色基因,展现出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风采。
此次实践活动结束了,但实践团对麻栗坡县和怒江州乡村发展的关心和热情不会消减。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实践,自己不仅对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精神有了更深体会,而且学会了从“第一课堂”走进“第二课堂”,将志愿服务精神用到实处。青春之火,为民族燃烧;青春之心,为祖国而跳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与使命,新时代青年不应只享受城市的霓虹光彩,也应帮助乡村百姓实现美好生活愿景。通过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队员们充分感受到新时代中国乡村的生机与活力,大家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才干,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实际行动把爱国热情同成才成人愿望结合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未来,他们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书写志愿青春路,助力各地乡村振兴!
